很多新手卖家纠结“直通车和淘客能不能一起用”,怕资源浪费或平台违规。其实两者本质不同:直通车是精准付费引流,淘客是分佣分销。只要合理搭配使用,反而能放大曝光与转化效率。本文拆解操作边界、避坑要点与最新规则变化,帮你科学配置预算。
先明确一点:直通车(PPC广告)和淘客(CPS分佣)不是对立关系,而是互补的两种获客方式 。
直通车是你主动花钱买曝光,比如你投“连衣裙夏季新款”关键词,系统会把你的商品推给正在搜这个词的人——这是精准触达;而淘客则是别人帮你卖货,他们通过自己的内容带货赚佣金,比如小红书博主发笔记推荐你家衣服,用户点击后下单,你就按比例付佣金。
简单类比:
✅ 直通车 = 你在商场门口摆摊吆喝,吸引路人进店
✅ 淘客 = 让网红帮你宣传,粉丝看到就来买
两者目标一致:都是为了提升销量和利润,只是路径不同。如果只用一种,容易漏掉潜在客户;如果搭配使用,反而能形成“曝光+信任+转化”的闭环链路。
二、为什么很多人担心冲突?常见误区解析不少卖家误以为:“我投了直通车,再让淘客推广,是不是白花钱?” 这种想法源于三个误解:
误区1:认为流量来源重复 —— 实际上,直通车主要覆盖搜索意图强的用户(比如直接搜“显瘦连衣裙”),而淘客更多来自内容种草场景(如刷到视频推荐)。二者人群交叉率低,不会互相抢流量。 误区2:担心平台判定违规 —— 当前(2025年)淘宝政策明确支持多渠道组合营销,只要不恶意刷单、不虚报数据,就不会被处罚。相反,平台还鼓励商家尝试多元投放策略。 误区3:混淆成本结构 —— 直通车按点击付费(CPC),淘客按成交付费(CPA),成本逻辑完全不同。一个看点击量,一个看转化结果,不能混为一谈。小贴士:如果你发现某个商品在直通车表现很好但转化差,不妨试试找淘客做二次种草,往往能打开新市场 特别适合新品冷启动期。
三、实操指南:如何科学搭配使用?三大执行步骤想让两者高效协同,必须建立清晰的分工和流程控制,以下是可落地的操作清单:
1. 明确角色分工:哪个负责引流?哪个负责转化?建议这样安排:
直通车主攻“高转化潜力词”(如“通勤西装套装”、“显瘦牛仔裤”)——锁定有购买意愿的精准人群。
淘客负责“泛需求词”(如“夏天穿搭推荐”、“百搭单品”)——扩大覆盖面,尤其适合打造爆款。
建议:用直通车测试出TOP 5高转化关键词后,把这些词作为淘客推广的核心素材,提高匹配度和转化率。
2. 设置预算隔离:避免资金打架很多失败案例是因为没分开预算导致“双倍扣费”。正确做法是:
✅ 直通车预算:占总推广费用的60%-70%,用于稳定基础流量。
✅ 淘客预算:占剩余30%-40%,用于放大爆款效应。
注意事项:
- 不要同一个商品同时开两个计划且关键词高度重合(比如都投“连衣裙”)
- 使用“淘客专属链接”或“定向淘客计划”,防止数据混乱
每月至少做一次复盘:
对比指标包括:
- 直通车点击率 vs 淘客成交转化率
- 单个商品的平均获客成本(CAC)
- 是否出现“高点击低转化”或“高转化低点击”的异常情况
如果发现某款产品淘客转化率远高于直通车,说明该商品更适合内容种草,下次可加大淘客投入比例;反之亦然。
新规提醒(2025年起生效):淘宝要求商家对淘客推广的商品标注“佣金说明”,否则可能影响搜索权重。务必在详情页注明“本商品支持淘客推广,佣金比例XX%”。
四、风险提示:这些红线千万别碰!虽然两者不冲突,但如果操作不当,可能带来以下问题:
重复扣费:同一用户既被直通车广告触发又通过淘客链接下单,系统可能认定为作弊行为(尤其是短期内频繁跳转)。 人群错配:把低价走量款放在直通车高价投放,容易造成点击无效,白白浪费预算。 忽视转化质量:只看点击数不管转化率,会导致“看起来很热闹,实际没赚钱”的局面。✅ 解决方案:
- 设置淘客佣金上限(建议不超过商品利润的30%)
- 开启“淘客仅限新客”功能,避免老客重复返佣
- 定期清理低效关键词(CTR<1%且无转化的立即暂停)
2025-09-12 21:01:03
2025-09-12 21:01:01
2025-09-12 21:00:59
2025-09-12 21:00:59
2025-09-12 21:00:57